陈晓峰
2009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导师胡伟教授2009年至2013年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合作办学专业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全国第三届青年美展、全国第四届青年美展、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首届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全国第二届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回望中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综合美术作品大展等国展。作品《桃源系列——春山新雨》被中南海陈列收藏。晓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与之前、之后的世代比较,这一代在成长阶段恰逢90年代开始的大陆社会的剧烈变动,在有关个人与现实、与社会的关系上,也面临更多的困扰与尴尬。个人如何回应现实,如何将居于变动状态、微弱、却又无法被各种“话语”简单回收的经验转化为有质量的表达,是颇具挑战性的工作。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晓峰在一路寻找那微弱却坚韧的现实感之表达。经历肖像系列、《虹》系列后,他在2014年开始《鹿王本生》系列创作。我认为,这转向对于画者显示了特别的意义。《虹》系列人欲自由腾挪、所依托的空间却虚幻无度的“所在”,迅疾转体中种种“轻盈”的失重,在寻求表现人物在场而又缺席的存在状况,无可摆脱的困顿中的冲撞感与矛盾体验。这样的现实敏感被转化到《鹿王本生》系列。虽未直接选用现实题材,但恰恰经由对传统主题的转化,画家找到了表达现实感的路径。作品所激发的富于魅力的观感是:初看,画家构造了一个宁静、绝美的古典意境;看进去,潜藏于山水间的隐忧感与危险性却时时逼现,使由一系列画作构造而成的“境”拥有了更多的包孕性和张力。直径59cm
纸本设色
2013
鹿王本生故事以种种现实奸诈、恶毒、背信弃义作为背景与基调,以此表现牺牲与涅槃主题。晓峰对这一传统题材进行了新的处理:首先,隐去众多与“故事”相关的角色和情节要素,仅保留故事的主角“鹿”,以单纯的“即景”、抒情方式取代敦煌壁画的连环表现手法。同时,通过长时段过程里不断累积的方式,经由众多的独幅作品构筑出一个不断深入、探索的“境”,这样,“鹿王本生”故事就被呈现为一只鹿在变化的山林间不断行走、寻找的过程。而在追索这寻找的过程时,观者的感受是:“境”越丰富,缭绕于山间的“声色”越丰满,探寻者的孤绝感也越强。通过精心的构思与表现,故事被隐去的角色因素被植入不断变化的“境”并化为隐性的存在。面对变化的处境,作为探寻者的鹿只能面对隐在却无法捕捉的对抗者,只有承受不断奔走寻找的命运。直径59cm
纸本设色
2013
这样的转化方式无疑对应着画者的当代体验。晓峰在十几年前开始的《虹》系列中试图捕捉的现实感,在《鹿王本生》中获得更为妥帖、有力的传达。处理手法的变化无疑显示了画者现实理解状况和表现能力的进展。《鹿王本生》系列透过一层具遮蔽性的情景设置所构筑的隐喻性,恰好更为贴切地传达了一种当代感觉。相较《虹》系列直白的表述方式,隐喻性的处理更能表现那意欲把握、抗争却又无法找到实在对抗物的困境。
64cmx132cm
纸本设色
2013
64cmx132cm
纸本设色
2013
45cmx97cm
纸本设色
2014
45cmx97cm
纸本设色
2014
43.5cmx95cm
纸本设色
2014
43.5cmx95cm
纸本设色
2014
43.5cmx95cm
纸本设色
2014
43.5cmx95cm
纸本设色
2014
《鹿王本生——1701》
《鹿王本生——1702》
《鹿王本生——1703》
68cmx68cm
纸本重彩
2017
50cmx50cm
纸本重彩
2017
50cmx50cm
纸本重彩
2017
47cmx63.5cm
纸本重彩
2017
47cmx63.5cm
纸本重彩
2017
59.5cmx45cm
纸本重彩
2017
59.5cmx45cm
纸本重彩
2017
45cmx30cm
纸本重彩
2018
45cmx30cm
纸本重彩
2018
45cmx30cm
纸本重彩
2018
45cmx30cm
纸本重彩
2018
——读陈晓峰作品
如何有效借鉴、转化中国画的传统意境、语言,是九十年代以来国画界特别致力的课题。在晓峰的作品中,我看到他试图在这两方面对传统资源进行转化的努力。《鹿王本生》系列作品无疑受到魏晋、唐代敦煌艺术传统和山水画的启发。画者又试图在此基础上融入新的精神内容,展开新的语言探索。《鹿王本生》系列体现出对语言品质的追求。这样的追求从晓峰大学时代开始,多年来始终没有被轻易放弃。研究生阶段对中国画材料语言的系统研究与实践,近年来对中国传统壁画、特别敦煌壁画的研究经验,对晓峰近年来的语言探索起到重要作用。难得的是,材料语言方面的丰富经验没有导致对表现和技法的炫耀,而是被节制、限定在有益于获得语言质量与作品表现力的范围。在巧妙运用多种技法的同时,画家严格控制作画的程序和肌理效果,努力追求洗练而丰富的画面品质。可以看到,画家不断试图把技法拉到“语言”层面,而非物质化地突出所谓“肌理性”。他所追求的理想是:肌理不是作为肌理出现,而是作为传达作品意境的手段/媒介,“自然”转化为贴近中国画语言感觉的舒服状态。画面显示,作画过程和肌理的运用处于画家高度的控制状态下,努力追求一种内在的节制品质。
68cmx138cm
纸本矿物色
2021
《鹿王本生》系列的用色也令人印象深刻。墨色和其他色彩间的配合关系处理得既谨慎又大胆。画家也尝试调动更多新鲜的色彩要素营造意境。大色调间的对比关系运用得非常好,在处理上显示出明确的意识:往往鲜艳的暖色隐含着青黛色,配以深厚的底色,构筑出新颖的色彩关系与审美感受。整体而言,画家试图在糅合运用诸多传统绘画语言、技法因素的同时,追求表达一种明澈纯净、凄美宁静的色调面貌,并着意通过色彩本身塑造一种精神上的动态性与隐在的危险感。这般不同凡响的意境与精神感觉来源于艺术“转化”与创造的艰苦努力。
68cmx138cm
纸本矿物色
2021
当代彩墨画该如何突破包含着现实感、精神趣味到语言层面的种种困境,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如何有效借鉴、转化传统资源,以更有力地表达当代经验?《鹿王本生》系列显示出的画家在现实经验和语言层面的意识自觉、努力方向与已经获得的进展,特别值得被肯定与鼓励。这或许能对当代国画探索提供有益的经验。晓峰的探索虽刚刚开始,但已经呈现更高的标准和更为深远的承担意识,相信这会引导他走向更为坚实的探索道路。文/陈晓峰
(1)主题性创作
我们常提到的当代艺术,应该是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探讨当代问题,并且能够与当代语境对话的艺术作品。自上世纪85思潮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一直在不断的对西方当代艺术学习、消化、改良,一次又一次的蜕变,形成今天的艺术格局。在今天的当代语境中,青年艺术家可以借鉴任何西方当代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更多的艺术家开始关心本土艺术传统的当代化。这种由外而内的反观是文化发展的自觉产物,今天谈到山水画进入当代语境的可能性便是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的思考。
当代艺术的创作方法论中艺术观念的先行是艺术作品的构成基础,何谓观念,观念是艺术家的文化态度与思考,在当代艺术中,创作者主要在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如何将艺术形式打造成观念的载体,并在当代语境中生效成为艺术创造的核心主体。
我们常提到的主题性创作中的主题是怎样的涵义哪?主题是艺术作品的中心思想,主题承载了艺术家的态度与世界观,是艺术家创作前的思考与定位。因此在创作方法论上当代艺术的观念先行与主题创作的主题设计如出一辙,差异在于主题创作的主题是否涉及当代问题以及在当下语境中能否生效。
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大宗在绘画史上最早成熟,也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载体,我们面对的魏晋隋唐以来的山水画传统,看到的是不同时代艺术家通过山水画对时代风貌的记录与个人心性的传达,主题性创作对于山水画来讲古已有之。无论是宋代范宽、李唐的慷慨入世的全景构图,元代倪瓒、吴镇荒寒简远的田园归隐,清代八大、渐江清奇怪诞的残山剩水都烙上了鲜明的时代主题。
对于近现代中国画,特别是在85思潮时期,保守与落后是对中国画的整体负面评价。今天,当东西文化碰撞的阵痛消退后,站在平等对话的姿态上我们回顾上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史,也许应该换一种眼光来比较,特别是建国后到文化革命时期的主题性山水画创做,我们会发现山水画从没有脱离时代的需要,与我们今天热衷的当代艺术一样记录了时代的强音。
建国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思想指导下,本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以表现国家建设新貌为主题,国画界掀起全国性的写生与创作活动。北方李可染、张仃为首的“津京画派”,石鲁、赵望云为首的“长安画派”,南方傅抱石为首的“金陵画派”,黎雄才、关山月为首的“岭南画派”纷纷走出画室,在广阔的山河新貌间采风记录,诞生了我们现在奉为时代经典的大批主题性山水创作。有石鲁的《转战陕北》,傅抱石的《韶山组画》,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关山月、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等等。
任何一个国家的当代文化是建立在自身传统之上的,有个性的文化形态都不是无源之水,东欧的俄罗斯在向西欧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俄罗斯油画,亚洲的日本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走出一条东方特色的日本画道路,中国画在今天的文化格局中有一席之地,面对当代文化有独到的应对方式,新中国绘画传统中的主题性创作方式同样适应今天的当代文化需要,山水画选择适合的方式与主题同样可以与当代文化接轨,参与当代文化探讨并走出民族化的道路。(2)材料语言表现
2001年第一次参观第七工作室,还对材料语言的概念一无所知。五年后,2006年进入工作室跟随胡伟先生学习中国画的当代表现课题,从传统的学院水墨转换到当代材料语言研究,是我创作历程中最大的一次挑战与改变,一切要从我的研究方向说起。
在第七工作室,我的研究方向其一是中国古代壁画现状模写。古代壁画的现状模写由五个技法过程组成,分别是“支持体构造”、“基础层表现”、“颜料层表现”、“腐化层表现”、“浮尘层表现”。模写不同于复制,它重在表现作者对模写对象现状的整体感受,对壁画的构造、素材形象、龟裂、剥落等腐化效果的表现都以感受为依据。而现状模写,是要运用艺术手段将古代壁画的现状还原到其他载体上。在这种还原过程中,会体验各种艺术现象的形成因素,通过模仿原作中的美感效果,锻炼对于材料的综合表现力,体验传统材料的可能性。
这是一种我从未体验过的研究传统的方式,古代壁画的现状形成是自然与人为双重作用的结果,千百年来风吹雨淋、沙侵盐蚀等自然因素,与烟熏火燎、覆盖揭刮等人为破坏留下的种种痕迹交叠在一起,不仅形成了变化莫测、回味无穷的现状,也带给人们无限联想,为研究综合材料表现课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技法参照。
模写课程训练中我的模写对象是敦煌壁画,在研究中学习到了一种将壁画现状转换成抽象造型的审美方式。从古代壁画中,我找到了综合材料绘画的学习范式,通过对敦煌壁画现状的研究,体会到综合材料的表现原则与取向,以及重新看待传统绘画材料的表现力。
当抽象的语言与具象的元素在画面中以自然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画面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意味,而后的对于传统山水画题材的材料表现探索从此开始。
2009年研究生毕业时已经有计划的对山水题材进行材料语言转换,只是没有找到相对明确的主题,《鹿王本生》开始于2010年,更多体现的是对东西文化比较的思考,传统的主题在当代材料语言的转换下会有怎样的可能性,是我最大的兴趣。
《鹿王本生》 在画面经营中,图式所展示的物象并非物质本身,而是它作为一种文化或隐喻符号的价值。在创作中我使用了新的材料技法表现云、水、山石等意象,新材料的使用导致具象与抽象的结合,画面产生出一种全新的气质。我希望通过《鹿王本生》系列作品,改变对于传统山水画的创作方式,能一直站在中国审美方式的立场上,探讨山水画语言当代表现的可能性。
2018开始创作《青木川流》系列,希望以更加单纯的题材、更加先明的主题、更加纯粹的语言进行当代山水的探索,本次展览的作品创作于2020年疫情期间,使用泼彩、积染的手法,沿用传统青绿山水的用色,表现海的意象,是一次新的尝试。1.传统精神是立足之本
今天对于绘画的认识按薛永年先生的看法大体有三个层面:媒材工具层面、图式语言层面、文化精神层面,这对于架上范畴的当代绘画同样适用。山水画在当代语境中发展改变文化精神层面的坚守是立足的根本,今天看来二十世纪成功的借洋兴中的艺术家无不是本着这条原则,在西学东进的时代潮流中延续了传统文脉。
2.东方美学的当代复兴
传统精神的复兴不是复古,传统无法复制,复兴是在传统的体系中发展、转化,使之进入当代文化。《鹿王本生》系列及《青木川流》系列是在传统山水画基础上与当代文化接轨的探索,我更希望找到一条改良之路,再不放弃传统审美的前提下表现对当代文化的思考。(1)古典意象再造——当代性的表述
造境是中国画最传统的创作方式,继承的前提下,在艺术的处理手法方面,用“虚拟性”手法去营造画面的一种特殊气氛,主观框架中,充分突出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当代工笔画不同于西方的当代艺术,我选择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原则与趣味的前提下挪用或创造自己需要的艺术形象;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赋予画面以全新的意义。
画面中,图式所展示的物象并非物质本身,而是它作为一种文化或隐喻符号的价值。在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园林营造中,植入北欧文艺复兴造型的人物与动物,文化对话中的差异、误读与不协调由一种刻意制造的疏离感隐喻。(2) 图像的修辞——传统审美方式的借鉴
从符号语言学的角度看,图像作为修辞更能够体现出艺术家——图像创作者的主体地位。传统文学中的列锦是我借用的图像修辞方式,所谓列锦,就是只用名词或名词短语而不用动词、动词短语或连词来摹景叙事、抒情言志,从而构成一幅生动感人画面的修辞方法,也被称为“词组代句”。图像中的“列锦”是将不同语境中的形象元素抽离出,再以非现实的方式重组在同一语境中,从而产生一种诗化的多意性,这也是我希望从传统进入当代的一种尝试,即将文本的一般性描述转化成文本自身的游戏。(3)立场回归——诗意精神的再认识
在当代文化的参与中,艺术家的文化立场是至关重要的。艺术家在使用图像资源的创作过程中,不能放弃在文化立场上的精神深度,不能放弃对文化、传统、历史根基的认识,不能放弃对艺术感悟的自然与真诚。工笔画更不可能脱离中国画美学精神的文脉而获得文化身份的确立。
无论是新语言的使用、古典修辞的借鉴还是当代化的挪用,这些关乎新时期工笔画“当代表述”的实践,总体上来说都是希望通过《鹿王本生》及《青木川流》等系列作品,改变自身对于传统绘画的创作方式,能一直站在中国审美方式的立场上,探讨工笔画语言当代叙事的诸多可能性。
2020年11月27日
主要展览
●2007年 中央美术学院“学院之光”优秀作品展 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2008年 中央美术学院“学院之光”优秀作品展 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2008年 首届全国青年工笔画新锐大展 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2008年 当代大学生年度提名展获优秀奖 北京今日美术馆●2008年 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 北京世纪坛美术馆●2008年 “以心接物”展 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2009年 当代大学生年度提名展获优秀奖 北京今日美术馆●2010年 《青年艺术家十三人联展》 广州一三一二艺术空间●2010年 《“花田半亩”艺术邀请展》 北京798艺术区●2010年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邀请展 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2011年 爱慕 · 时尚丽人——首届当代中国人物画邀请展获时尚绘画优秀奖 北京保利美术馆●2011年 回望中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综合美术作品大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2011年 第五届亚洲艺术博览会 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2011年 “恰同学少年”中国青年新工笔展 北京环铁时代美术馆●2013年 学院工笔——嬴传媒中国工笔画名家提名展 北京玺美术馆●2013年 保利春拍“学院之光——高等美术院校师生作品展” 北京保利博物馆●2013年 消夏——新工笔邀请展 广州华艺廊画廊 ●2013年 想象无限——青年艺术家计划展 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2013年 南北对话——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 杭州快意空间 ●2013年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综合材料绘画特展济南美术馆●2013年 教学相长——当代学院工笔 · 水墨作品展 北京保利博物馆●2014 年 古今之变——吴冠中美术馆新水墨提名展 江苏宜兴●2014年 多向选择——当代新水墨提名展 北京画院美术馆●2014年 视觉中国——当代水墨东京特展 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传播中心●2014年 “承.变:艺术新图景”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 南京金陵美术馆●2014年 第十届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 国家会议中心●2014年 天道心象——当代新工笔学术邀请展 浙江杭州●2014年 《中国国家画廊》“一人一品”学术邀请展 北京时代美术馆●2014年 色境——新工笔邀请展 北京798艺术区费尼琦艺术中心●2014年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年度展 北京李可染画院●2015年 获文化部2014《艺术市场》年度最具潜力青年艺术家大奖●2015年 保利十周年当代青锋艺术博览会 北京农业展览馆●2015年 彩墨中国同曦艺宴——全国百名书画名家邀请展 南京同曦艺术馆●2015年 平行交汇——《艺品》杂志艺术家精品邀请展 北京恭王府●2015年 “'工笔'叙事”——陈晓峰&邱虹双个展第一回 北京艺术市场美术馆●2015年 “'工笔'叙事”——陈晓峰&邱虹双个展第二回 北京杜革私人艺术空间●2015年 2015 · 首届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 宁波美术馆●2015年 “视觉中国 · 洲际行第19回——俄罗斯中国水墨艺术大展” 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2015年 “'工笔'叙事”——陈晓峰&邱虹双个展第三回 北京798艺术区见心会馆●2015年 微新雾语——2016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年度展 北京塞隆水泥库艺术空间●2016年 七零七零——当代中国画70后艺术家提名展 中国政协文史馆●2016年 秉承至臻——中青代工笔画名家作品展 北京塞隆水泥库艺术空间●2016年 朝阳意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美术作品展 北京 798艺术区玫瑰之名美术馆●2016年 对白——当代书画伉俪名家邀请展 北京艺术市场美术馆●2016年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2016年——再识传统展》 北京颐和园谐趣园●2016年 第三届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 北京中国华侨博物馆●2016年 “加减乘除 · 中国水墨绘画的延伸与发展”作品邀请展 南京古岸美术馆●2016年 陕西国画院青年画院“首届院展——致敬汉唐”●2017年 首届“山东推荐——最具潜力艺术家艺术展” 潍坊鲁台会展中心●2017年 艺术市场惠风画院第三届院展 北京艺术市场美术馆●2017年 《2017视觉中国.洲际行——“宣纸上的舞蹈”新锐青年艺术展展》 英国黑池冬季花园文艺复兴厅●2017年 中国·盘锦全国工笔画博览会 辽河美术馆●2017年 “红墙 · 情怀”第六届大美西城美术作品展 首都博物馆●2017年 “咫尺见山”当代山水画名家展 北京塞隆水泥库艺术空间●2017年 “含道应物”——中国山水画名家邀请展 北京艺术市场美术馆●2017年 全国第二届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 浙江宁波●2018年 《艺术市场》创刊十五周年书画名家邀请展 北京艺术市场美术馆●2018年 《红墙情怀》第六届大美西城美术作品展●2018年 天心月圆——佛学经典书法邀请展 塞隆水泥库艺术空间●2018年 当代工笔画作品邀请展——彩墨山水画专场 塞隆水泥库艺术空间●2018年 向传统致敬——中国古代经典山水临摹研习展 塞隆水泥库艺术空间●2018年 无线——2018当代水墨国际艺术交流系列展 杜革私人艺术空间●2018年 水墨京华——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北京●2018年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2018会员作品展 北京塞隆水泥库艺术空间●2019年 无线——当代水墨国际艺术交流系列展第二回 北京杜革私人艺术空间●2019年 咫尺千里——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北京清秘阁●2019年 出版专著《得法——从芥子园画谱到国画山水创作》河北美术出版社●2020年 飞入寻常百姓家——书画名家作品进万家特展 北京书画频道美术馆●2020年 逐浪——2020成都青年艺术嘉年华 成都●2020年 福鹿长欣——鹿鸣 · 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北京清秘阁●2020年 纨绮 · 绘语——当代工笔画邀请展 北京华汇文化艺术空间●2020年 执纨 · 素语——当代工笔团扇展 北京华汇文化艺术空间●2020年 “山水 · 风景”全国青年画家学术作品邀请展 盘锦辽河美术馆●2021年 “切片——艺术观念表达的‘新审美’叙事”展 盘锦辽河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