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全站搜索
张庆

张庆

☆  ☆  ☆  ☆  ☆

张庆
张庆


张庆


1965年生于北京

1987-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1991年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2年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1-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郭怡孮花鸟画创作高研班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常务理事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会监事长




张庆艺术作品欣赏




一个充满和平、安宁、清净与冥想的世界

文/朱莉(著名策展人)


观赏张庆的作品时,你仿佛融入了一种被禽鸟所占据的虚幻世界之中,画面中所出现的纹样,都是选自在中国历史中曾经盛行的传统经典图式。禽鸟通常在张庆的作品中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仅仅是自然生命的再现,而是体现了人文与自然相和谐的美好象征,并通过他纯熟的工笔画技巧展现出来。这些禽鸟多处于静态之中,张庆运用了肌理的塑造手法替代了鸟类羽毛的自然状态,并达到了近乎天成的视觉效果。他在画面中所要传达的信息,正是通过了他所描绘的具象的禽鸟,以及花草,人文等组合因素传递给观者。他画面中的人物通常也是静态的,人们似乎并没有某些特定的行为,而仅仅是作为自然世界的陪衬。这里展现的是张庆通过对自然的想象,而创造出的一个充满和平、安宁、清净与冥想的世界。






张庆个展《长天之往》展厅





静态生活

文/张庆


最近在媒体上看到倡导一种生活方式,因要鼓励人们改变现行的紧张的生活方式而提出所谓“慢生活状态”。这个“慢”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像是一个新的要求,因为现在的每一个人在其生活中充满了繁杂、紧张、高压及无奈的状态,而我本人倒似乎不大如此,今天所谓的慢生活,实际上正是我多年来无意间所运行的状态,无所谓快与慢,无所谓调整,也无所谓改变。


从我的创作过程中也可以看到“静”,实际上是贯穿始终的特征,舒缓而自然的情绪一直是我所持续的状态,而从现代生活的节奏中可以看到每一个人,在每一个瞬间,都在有无限的信息传递出来,而每一个人也在无休止地去接收着这些无意义的垃圾信息和多方面资讯。人们每天都是在无谓地去重复着删除这个小动作,似乎是全然无法去回避或逃离这样的生活现象。


所以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就必须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同时也要学会放弃。所谓判断,所谓选择,所谓放弃,在面对诸多现行事物时,你本人似乎要清晰你的视线,明确你的思维。 但在繁杂紊乱的氛围中,又不可能马上得到一个近乎于准确的思路,于是就不能够急于去处理你所得到的信息,于是在这个思维判断的过程中,“静”观变得十分重要。因为“静”可以稍加等待,等待着热度降下来,这样更容易看出事物的实质。


实际上在“静”观的等待 中,自己已然是在调节自我的触角来体味外界所存在的事物与思潮。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可是真正与你本人直接产生联系的事物又会有哪些呢?有些事物看上去很新潮,很热烈,但可能从其产生之时就没有与你有任何的关联,只是因为你想证明自己是走在潮流前沿的人,于 是就会无限制、无原则地去追捧,去被炫耀,去被其所证明。于是周围的人群就会将你视为如何......其实人们如果能明确地抛开事物表面的浮华,你又会得到许多内在而又有实际价值的东西。






关于“册页“残片”“演变”系列


在大学毕业后的几年时间里,我本人一直钟情于群体花鸟画题材的创作,也十分关注同时间在这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画家。南北风格都不例外。在这一时期,在山水画中出现了许多解构性研究与探索的现象,人物画领域也有了一些明显的突破并且出现了一些代表性人物和作品,于是在某种思潮推动下出现了一些具有强烈主观审美意义的作品,让观众耳目一新。
主观性、抽象性思维和体现并没有作用于所谓花鸟画领域,实际上仅仅从题材本身来作为评价的一个条件,或者说仅仅在纯再现自然花鸟之范围中体现其所谓精神特征,似乎多少有些约束,但一时又不知如何去改变这种模式。但当时的外来思潮的确对中国的画家有着明确的冲击和影响,在这一段时间里出现了许多的画家,在借用着外来的模式,外来的题材,外来的判断标准去进行大量的创作活动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当时社会上造成了突出的影响。
但相对于中国本土的中国画而言,尤其是花鸟画题材的领域,仍然是风平浪静的,在思维和样式上也未见有明显的变化。基本上都是在画境情绪上稍有所表达,而在主观性能的表达上却是很微弱的。而在我本人的创作中并不满足于仅仅是再现自然状态,从心理到情感上都存在着不安宁感,渴望更多的表达,在单一的画面中不能进行单一的层面处理,对于表象的简单构成因素也不是很明确,这个时期耗时很长,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尝试,但是一直没能见到近乎满意的效果。
某一日去潘家园,无意中在地摊上发现一套红木镜框,古色古香,做工讲究,于是买了回来。这个空镜框在墙上大约挂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在端详它,似乎是在专门为它去构思,去创作,在这段时间内,我一直在翻看宋人画册,似乎也是每天都在用心去体会这经典之作的精神,揣摩着这经典之作的气息。

终于有一天,终于动笔了,在这幅作品中我似乎在心里放弃了界限的概念,似乎是借用了宋代精品作品中的多重元素进行再造组合,我选用了《枯荷鹡鸰图》(佚名)、《枫鹰雉鸡图》(李迪)、《群鱼戏藻图》(刘寀)和《白头丛竹图》(佚名),从这些作品中逐渐筛选出了诸多元素,将这些精彩的元素安排到画面中来,将这些精妙的片刻按照主观的要求进行组合,再选用一些个人创作中之符号性元素,如湖石、莲叶、飞禽等进行衬托,运用这些经典元素和个人符号来平衡画面之中的视觉分配关系,动与静相对平和而稳定。重合了经典中的经典,寓动于静态之中,集合了文化之间的片段,搭建起一个更符合主观要求、更符合艺术表达的平台、 更有助于人们对东方文化现象的探索和了解。从这些作品开始,画面之中的界限不再视为障碍,不同物种、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事物可以聚合在一起,所有元素完全由画面感觉来设 定,放弃了相关过多的疑问和理由,作品因心而生,因情感而存在,最直接地表达年轻的艺术感觉和心理要求,在这个时刻,思维似乎是含混不清的,用语言似乎是不能表述的。但作品的静态风格和安详气氛,显得古朴而凝重,各物象穿插交错,具有强烈的设计感。运用古典元素来塑造出具有新意的思维样式,运用中国最传统的工笔手法来进行制作,工艺程序完 全遵从于东方文化传承至今的要求和习惯。

此幅小作品耗时一个半月,由此幅《残片》开始,又引出“演变”系列等作品的诞生和发挥,开始了一系列带有主观思维模式的创作活动。


1-【1994】【纸本】【35x48cm】【残片】(1)_看图王.jpg


《残片》No.1

48cmx35cm

纸本设色

1994





2-新主角(1)46x33cm纸本设色1996年.jpg


《新主角》No.1

46cmx33cm

纸本设色

1996





3-新主角(2)46x33cm纸本设色1996年.jpg


《新主角》No.2

46cmx33cm
纸本设色
1996





4-宫墙(1)83x75cm纸本设色1997年.jpg


《宫墙》之一

83cmx75cm
纸本设色
1997





5-张庆—精神家园(十四)45cmx30cm纸本1998年.jpg


《精神家园》之十四

45cmx30cm
纸本设色

1998




6-张庆—无题53cmx28cm纸本1998年.jpg


《无题》

53cmx28cm
纸本设色
1998







关于“鸟谱”系列


当我们置身于博物馆中,看到的场景是— 每一只动物标本伫立在专门为其制作的标本台上,它无疑是静止不动的。人们又专门为其制作仿生环境,灯光照射,著名的标牌,这一切无疑是在说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有一段时间,有这样一只鸟,它真实地生存过,它真实地飞翔过,它真实地经历了诸多不详的生命过程后,最后它终于被固定在这里。而它被固定在这里的目的就是要用一切手段来向外界说明—这里有它存在的一切条件,属名、产地、迁徙路 线及周期、毛色及发情与孵化能力等等,于是观众们便似乎是明白一切,了解了一切关于它的相关知识及背景。于是人们便像是真正的增长了知识,于是这就是我们的收获。


这一系列作品被命名为《鸟谱》,它似乎还是静静地立在标本台上,但我们并不能判断其生命状态,也不能判断其生存的年代,更不能判断其在生存状态中所受到的人类及其他事物对它的影响,而这一切的信息,观众只能通过画面去体会、去品味、去思考,作品中似乎有答案,似乎又没有明确的答案,就观众自我所要寻求的判断,也只能是根据自我对此类事物的经验和好恶来评判,不论其评价的结论如何,也将是由衷的、自发的和唯一的。


在现今的艺术作品中,偶然会发觉创作者仅仅利用自古以来的创作手法去绘制美好事物,已不再能打动欣赏者的心灵。利用现今的科技手段,人们早已细致入微地去观察和反映自然界中任何事物的任何细节,我们所看到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禽已不仅仅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简单的生命现象,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共存现象中,人自身行为对自然界之影响也是全方位的,而人文对自然之影响又不能仅存于表象,它已深深地注入心灵,并产生了集合性的体现,所以在创作相关作品时,它不拘于某一种生物,某一种景物或者某一个人物的生存环境及状态之体现,而是提供了一个使人们去逐渐体验其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感、不同之角度的自然生 命与艺术生命共存所体现的意义。



1-鸟谱之一44x44cm纸本设色1999年.jpg


《鸟谱》之一

44cmx44cm
纸本设色
1999




2-鸟谱之五44x44cm纸本设色1999年.jpg


《鸟谱》之五

44cmx44cm
纸本设色

1999



3-鸟谱之六44x44cm纸本设色1999年.jpg


《鸟谱》之六

44cmx44cm
纸本设色
1999







关于“拼图”系列


拼图形式的作品,来源于游戏之一,属于作品外在主观样式,一幅完整的作品被机械地切割成小方块,而每一片的外切割线又不一致,其存在的乐趣就在于能够按照每一片的外形和位置进行拼装,这对于数量多的作品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是一种外在的人为干预的样式,是一种强加于人的被动欣赏效果。借用这种形式进行创作之前,在画面的多题材组合过程中,于心理、于情感,总会有观众在接受上有些不解和迟疑,有时会为此要进行过多的解析工作,但其实在符合心理的状态时并不需要一个明确的理由。因此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与反差,对于事物间界限的超越,在心理上要有明确的感应,而这实际上又是大多数人所期待与关注的。


但由于拼图形式的出现和运用,针对这个有碍于心理接受的疑问便有了一个新的解释,因为外在形式为拼集而成,于是就可以分散开来,似乎是活版的排列关系,于是在表现上的可能性和随机性就可以在画面中出现,在画面中成立,以往的疑问至少可以依赖外在的形式得到认可,继而在心理上也可以有某种可信任的情感反应,于是跨界限组合的现象似乎就不再像以往那样的强烈了,那么外在的形式可以承受,再对于画面中的内在交集,也就不再是具有较大的距离感了。


拼图似乎是外在的样式,是机械的,但实际上它又是内在的,是人文的转化模式。


2000家园1 直径56cm_看图王.jpg


《家园》No.1

直径56cm
纸本设色
2000





2000家园2 直径56cm_看图王.jpg


《家园》No.2

直径56cm
纸本设色
2000





2000家园4 直径56cm_看图王.jpg


《家园》No.4

直径56cm
纸本设色
2000







关于“补服”系列


补服,即明清两代帝王及文武百官的章服和公服,因其缀有金线和彩丝绣成或织成的图象标识“补子”,故称为“补服”。其不同的图案内容是区别君臣地位高低的标志。侯伯以下的文武百官俱以禽兽为章,其中文官的补服皆以禽纹为章。文一品为云鹤,文二品为锦鸡,文三品为孔雀,文四品为云雁,文五品为白鹇,文六品为鹭鸶,文七品鸂鶒,文八品为鹌鹑,文九品及末流小官为练雀。其所列不同的图形内容目的,就是用来区别官阶之高低、职位之大小,将自然界中无关联之自然生命被人为地划分了等级,规定了其生命意义的贵贱高低。 这样的事情在人们自己看来也应该是很平常的事,人们根据自我的要求自我的意愿,很自然的就做了如此的设定和安排,似乎是无论如何去设计也和自然界的禽与兽没有任何关联。


而人们已经客观地认识到,人类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者,人类与其他自然生命之间并无主次之分,因此在这一系列作品的创作中,有意将补服中的特指禽鸟形象,再呼应其自然中的真实形象,两者一主一辅相视于画面之中,以自然中之禽鸟为主体,在图中占据绝对位置和比例,以突出自然对画面中的主导性,再选择出在补服图样中所原有的相关元素,如湖石、 彩云、水波纹样和红日等,还原成其官补图样的氛围,其中还有意地衬托以人文景致及植物等诸多形象及内容,以非时间及非空间概念组合,打破固有的自然状态,又改变补图原有的 固定模式,转化为一种虚幻状态,创作出一种平和怡人的梦幻般的意境,创造出一个具有主观审美特征的理想化的神话氛围,使之具有非现实意义的合理性。在平和和完美的设置中,体现世间万物的和谐自在,正如栗宪庭先生所言“张庆的‘清·补服’系列,则强调形象之间的和谐相处,作品借用清朝文官官服品级的标志衣补中那种极为人为化鸟的形象,和自然环境中的鸟并置在一起,体现作者的‘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并无主次之分’的观念,画面中的禽鸟、花草、人物、景致等多种形象在超时空组合中,画出一种世间万物的宽容共处的景象。”


在自然万物中,并没有过多的限定与先决条件,一切都是在其和谐自在的调和之下而自然存在着。而当人在对于自然事物的选择当中,则过多地体现了人为约定的因素。众人自以为已知晓了世界万物的真实,运用自行的思维模式,对存在的事物加以选择,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自我的感受和阐述,并影响着心中的体验。将过多的人为因素作用于对自然本体的判断之中,而对于人际社会的尊卑等级,又拟定了一系列的自然事物加以表述和宣扬,在此期间,通过对自然的选择与限定,集中地表现了对自我的理想与奢望,表达了对社会层面的象征与约束,对他人的等级与尊卑的羡慕或嫉妒。最终导致了人们对自然事物的主观判断,决定着自然平等生命的不同命运等级,客观而自然的生命在平和而完善的安排影响下,被主观地成长和消亡。其自然生命已无法把握和顺利完成其自我的生命过程,所有一切都在等待着人们的随意安排,无止无休。



1-清-文官补之孔雀图 130X130cm 2007.jpg


《清 · 文官补之孔雀图》

130cmx130cm
纸本设色
2007





2-清-文官补之云雁图  130X139cm 2007.jpg


《清 · 文官补之云雁图》

130cmx139cm
纸本设色
2007





3-清—文一品补服之云鹤图40x45cm纸本设色2008年.jpg


《清 · 文一品补服之云鹤图》

40cmx45cm
纸本设色
2008




4-清—文三品补服之孔雀图40x45cm纸本设色 2008年.jpg


《清 · 文三品补服之孔雀图》

40cmx45cm
纸本设色
2008





5-大清—文六品补服之鹭鸶图40x45cm纸本设色2008年.jpg


《清 · 文六品补服之鹭鸶图》

40cmx45cm
纸本设色
2008





6-大清—文八品补服之鹌鹑图40x45cm纸本设色2008年.jpg


《清 · 文八品补服之鹌鹑图》

40cmx45cm
纸本设色
2008




7-新补服之一50cmx50cm绢本2015.jpg


《新补服》之一

50cmx50cm
绢本设色
2015





8-新补服之二50cmx50cm绢本2015.jpg


《新补服》之二

50cmx50cm
绢本设色

2015







关于“界”系列


界,本又为边陲,为范围,为某一特殊之境域,继而兼有毗邻毗连之动律,既分割又相融,既疆限又媒介,既有相对的认识又有绝对的意念,既为物种区分又为生命集合。


介乎于两者之间,代表着自然现象的已知与未知,代表着人文世界所热衷的美好梦幻与留念,已知与未知在此将融汇在一起,成为一幅可以静止下来仔细欣赏的作品,其将影响观者的思维方向,引导着不确定的时间与空间,物体与生命,各种现象,各种预兆,在此时皆有可能发生,它既带有必然性,同时又带有偶然性,它将引发所关注事物的特征,传递给观众,传递给世界的各个角落。



界一12cmx50cm纸本设色2010年.jpg


《界》之一

12cmx50cm
纸本设色

2010




界二12cmx50cm纸本设色2010年.jpg


《界》之二

12cmx50cm
纸本设色

2010




界三12cmx50cm纸本设色2010年.jpg


《界》之三

12cmx50cm
纸本设色

2010




界四cmx50cm纸本设色2010年.jpg


《界》之四

12cmx50cm
纸本设色

2010




界五12cmx50cm纸本设色2010年.jpg


《界》之五

12cmx50cm
纸本设色

2010




界07 2010  65x65cm.jpg


《界》No.07

65cmx65cm
纸本设色

2010




界08  2010  65x65cm.jpg


《界》No.08

65cmx65cm
纸本设色

2010







关于“......”系列


关注于自然及人文的对立与和谐之关系,关注于自我心灵与外界的交流感应,通过作品表述出来,具有明确的敏锐感和独特的洞察力,即独到而强烈的自我意识。


任何艺术作品的产生,任何艺术形式的出现,都是在不约而同地去接受和反应着时代对他的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其艺术作品体现着作者个人的审美与理性化的追求,同时又不能逃离开时代对他的约束与暗示,而现今社会中的人们依然不再满足于仅仅对事物表象的体验和认可,而更多地去关注其内在的思维或情感的探究,从视觉到心理,从表象到本质,从感官到精神层面的多方面满足,而且在欣赏活动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在积累,心灵的虚化与体验在不断增长,自然而然地去引发新的视点、新的因素、新的诠释,以及新的思维模式及表现手法。


在一贯追求自我感受及要求的作品中,人文世界与自然世界之相互关系一直是我不曾怀疑和改变的主题,对于生命之不同状态的尊重,近乎是创造了一个具有美感的理想化的虚幻世界,自然世界在发展过程中的偶然与必然,人文世界在发展过程中偶然与必然,已知世界向着未知世界的不断演变,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得到的相应的结论与认识,这些判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现实社会中生存的每一个人,或在自然中生存的每一个生命。在两者有意无意间相遇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去珍视对方。珍视着每一个真正生存着的生命个体,也应该毫不吝惜地关注每一个生命的可能性,同时也要尊重已经不复存在的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存在的过程都会影响着我们的环境意识和自我状态,哪怕是远古的化石,逝去的挚友,或是那即将面世的崭新生命。当洁净的画面渐渐显露出充满自我审美趣向及超然意境的作品时,此时的我会倚在藤椅中端起一杯清茶,在轻柔的韵律中,静静地长时间地凝视着画面,但此时的视线中并没有明确的对象,而似乎是朦胧一片,似乎又回到最初的空白阶段,自己的脑海中又是一个空荡荡的世界,偶然会发现自己并不记得曾经做了什么,也可能只是长时间在宁静中凝固着,也从来就没做过什么......


憧憬未来的生命想象;
珍视存在的生命现象;

尊重曾经的生命迹象。




1-寂若般35cmx48cm绢本设色2012.jpg


《寂若般》

35cmx48cm
绢本设色

2012




2-非雪2013 64X64cm.jpg


《非雪》

64cmx64cm
纸本设色

2013




3-镜-像之一72X45cm纸本设色2013年.jpg


《镜 · 像》之一

72cmx45cm
纸本设色

2013




3-镜-像之三72X45cm纸本设色2013年.jpg


《镜 · 像》之三

72cmx45cm
纸本设色

2013




4-沐云130x66cm纸本设色2013年.jpg


《沐云》

130cmx66cm

纸本设色

2013




5-颂—28x42cm纸本设色2015.jpg


《颂》

28cmx42cm
纸本设色

2015




7-默—30x30cm纸本设色2015.jpg


《默》

30cmx30cm
纸本设色

2015




8-休止50cmx50cm绢本2015.jpg


《休止》

50cmx50cm
绢本设色

2015




9-冷月光50cmx50cm绢本2015.jpg


《冷月光》

50cmx50cm
绢本设色

2015




10-玄思之一26x19cm绢本设色2015.jpg   10-玄思之二26x19cm绢本设色2016.jpg


《玄思》之一,之二

26cmx19cm

绢本设色

2015






11-1《彼间·月》直径32cm绢本设色2020.jpg


《彼间 · 月》

直径32cm
绢本设色

2020




11-2张庆《彼间·山》直径32cm绢本设色2020.jpg


《彼间 · 山》

直径32cm
绢本设色

2020




11-3《彼间·乡》直径32cm绢本设色2020.jpg


《彼间 · 乡》

直径32cm
绢本设色

2020年




12-《庚子.春》  绢本设色  2020年  120 × 60 cm.jpg


《庚子 · 春》

120cmx60cm
绢本设色

2020




12-1《庚子.夏》  绢本设色  2020年  120 × 60 cm.jpg


《庚子 · 夏》

120cmx60cm
绢本设色

2020







参展经历


2020-12 “执纨 · 素语” 当代工笔团扇作品邀请展    华汇文化展览空间
2020-10 “纨绮 · 绘语” 当代工笔画邀请展    华汇文化展览空间
2019-10   立本崇元一中国工笔画学术邀请展    国家画院美术馆

2019-09 “水墨双生”之造境   树美术馆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

2017-12   臆趣之境--张庆作品展   保利山东艺术空间 山东潍坊

2017-10   长天之往--张庆作品展   北京塞隆水泥库艺术空间

2015-08   2015中国新工笔   视觉艺术中心,丹佛,美国

2014-12   反观工笔——中国当代工笔画学术邀请展 广东东莞岭南美术馆

2014-11   2014中澳当代艺术展——移形换影 天津梅江国际艺术馆

2014-11 《色境》北京798费尼琦艺术中心

2013-09   格物致知-中国工笔画当代表述香港特展 香港

2013-06   学院工笔--赢美术馆中国工笔画名家提名展

2013-05   微观与精致-首届中国工笔重彩、水墨作品学术研究展   保利艺术中心

2012-11   妙机其微--现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   保利艺术中心

2012-10 当代工笔五人联展   保利艺术中心

2012-04   三矾九染——2012中国当代工笔画提名展   上海美术馆

2011-10   格物致知-中国工笔画的当代表述   鼎峰空间

2011-07   学院工笔首届中国工笔画学术联盟名家邀请展   国家画院美术馆

2011-05   象外象 中国当代水墨画提名展 第一回   鼎峰空间

2011-01   意境与品格--中国当代工笔画艺术成就展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2009-04   第二届全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艺术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2009-04   中间-澳大利亚卧龙岗市美术馆巡回展

2008-11 chinese inks绘画作品展 泰国曼谷

2008-04   纪念郭味蕖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全国花鸟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2008-04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2007年度艺术展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07-12   学院工笔第二届全国青年工笔画名家艺术展   北京画院美术馆

2007-10   南北-工笔画对话学术展   浙江杭州

2007-03   移花接木四人工笔展   北京    玉兰堂

2006-12   今日中国美术大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2006-12   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    北京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2005-11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年度艺术作品展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

2005-10   非常融合-2005当代工笔画名家邀请展   北京   炎黄艺术馆

2005-09   非常融合-2005当代工笔画名家邀请展   武汉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5-07   非常融合-2005当代工笔画名家邀请展   深圳   深圳美术馆

2005-05   北京之春首届花鸟画提名展   北京   颐和园水村居美术馆

2004-12   学院工笔-首届全国艺术院校青年工笔画名家艺术展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

2004-12   学院工笔-首届全国艺术院校青年工笔画名家艺术展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馆

2004-05   非常融合-2004当代工笔画名家邀请展   北京   国际艺苑美术馆

2003-07   华夏情名人名家书画展   北京   国家博物馆 (香港、澳门、台湾)

2003-11   微观与精致-首届中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艺术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2003-10   非常融合-2003当代工笔画名家新作展   北京   国际艺苑美术馆

2003-10   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并获优秀奖   北京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2002-11   中央美术学院郭怡   花鸟画创作高研班结业作品展   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1-10   中国当代花鸟画艺术作品展   The Curtis Arts Center   Denver   USA

2000-10   弦外之音-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   Mosman 画廊 Sydney Australia

1998-01   弦外之音   北京   丽都明珠画廊

1997-12   生活在边缘   北京   丽都明珠画廊



END




















图片



敬请关注


重彩画会二维码.png   微信图片_2021092318373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