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全站搜索
珍贵文献
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的赞助支持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于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四日正式成立。这是一个专业性的群众艺术团体,旨在团结北京市工笔重彩画家,为继承和发扬我国工笔重彩绘画的优良传统,推进工笔重彩画的创作和理论研究,使工笔重彩画艺术在……
荣子林
自幼酷爱绘画,并刻苦自学。后师从潘絜兹先生得攻中国工笔画艺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
现为中国美协会员
曾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重彩画自古称“丹青”,可见中国画当时是色彩绘画,而且是经周、春秋战国、秦汉、唐都是灿烂辉煌,其时间跨度为一千多年。唐时已有水墨画,至宋元成为画坛主流,重彩画走入低谷,至20世纪中叶,重彩画式微了一千年。
王萌
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当代艺术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论部委员,大学与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和艺术管理专业。……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田世光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他以自己独到的视角认识传统花鸟画,取法宋元花鸟画风格,体现出一种“大花鸟观”的意识。他的艺术修养全面,作品将花鸟置放于自然景象中,突破了花鸟画空间的局限,使他的作品拥有宽广而崭新的意境。
学画画中西入手不同。西画初学素描、色彩、速写,从写生入手,面对真实静物、实景,一开始就发挥个人想象力。中国画自古以学传统为主,从临摹古人典范入手,甚至过去有的画家终其一生并不面对实物画画。
中国画讲师古、尊古、敬古,后人对先人始终保持……
黄均
先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古都书画研究院院长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
中山书画社顾问
东方书画社顾问及中国口岸协会书画研究会顾问
非常感谢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安排的这次“关于中国画笔墨和意境的讨论”。
关于对中国画笔墨的认识,历来就有很多观点。我仅仅以我个人的浅薄理解和曾老师及各位老师请教。写意和工笔是我的绘画学习过程中都接触过的,所以对这两种技法学习形成的认识略有体会。
现任
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顾问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艺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等
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报》、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及北京画院《中国画》执行编辑、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当代中国画》主编
……当代中国工笔画发展得十分迅猛,以中国工笔画学会为核心的工笔画大展,带动了全国的工笔画队伍不断壮大,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并且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格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整个中国画领域工笔画占据了多大半江山。这反映出工笔画蓬勃的……
刘松岩 孙文秀 刘黛琳合作传统国画选
少年同窗丹青梦,笔墨精修意趣浓,画坛并肩七十载,堪慕仙眷人间逢。(刘黛琳撰词)《双亲》画面题字。看此图引起诸多回忆 。
简报经一九八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全体会员大会投票选举,45名候选人全部当选为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并组成第五届理事会。全体理事名单如下:万一,马瑔,马德春,马朔杰,王雁,王定理,王光禄王庆升,毛水仙,宁邸中,田世光,田镛,任率英,任梦龙刘福芳...
老画家与普通人——记潘絜兹先生二三事文/阿里·雷公 潘絜兹先生1915~2002原名昌邦,当代著名工笔人物画家生于浙江宣平。曾就读于北京京华美术学校,师从吴光宇、徐燕孙,专攻工笔重彩人物画。曾任台湾台北民众教育馆艺术部主任,后得于右任先生...
大哉昌邦  伟哉絜兹——恩师潘絜兹先生十年祭文/阿里雷公 春蚕化生,蕞尔微虫。春蚕吐丝,焕若彩虹。春蚕何取,一桑始...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自1979年成立三十八年来,将继承与弘扬传统工笔画艺术作为神圣的使命,策划和举办了一系列具有较大影...
创会元老作品欣赏
【赏析】侯长春《旧京识往》市井生活之大宅门六景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2023-10-16 14:42收录于合集#艺海钩沉13个侯长春题写书名《旧京识往》《旧京风情》自序记得胡絜青老人曾经说过:“民俗是文化。国家民族不分大小,凡是民俗越发达越讲究的其文化必定越高越不可征服。”这话准确而概括地说出了民俗文化的宝贵价值。老人还呼吁:“应该多多的研究民俗,多写,应该热爱民俗,应该尽量多的保存那些优秀的古...
【赏析】侯长春《旧京识往》市井生活之平民文化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2023-07-16 09:52 发表于北京收录于合集#艺海钩沉13个网络繁忙,图片无法展示点击重试            侯长春题写书名《旧京识往》《旧京风情》自序记得胡絜青老人曾经说过:“民俗是文化。国家民族不分大小,凡是民俗越发达越讲究的其文化必定越高越不可征服。”这话准确而概括地说出了民俗文化的宝贵价值。老人还呼吁:“应...
【赏析】侯长春《旧京识往》之上元节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2023-02-05 08:03 发表于北京            侯长春题写书名《旧京识往》《旧京风情》自序记得胡絜青老人曾经说过:“民俗是文化。国家民族不分大小,凡是民俗越发达越讲究的其文化必定越高越不可征服。”这话准确而概括地说出了民俗文化的宝贵价值。老人还呼吁:“应该多多的研究民俗,多写,应该热爱民俗,应该尽量多的保存那些优秀的古...
【赏析】侯长春《旧京识往》之春节篇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2023-01-21 08:33 发表于北京侯长春题写书名《旧京识往》《旧京风情》自序记得胡絜青老人曾经说过:“民俗是文化。国家民族不分大小,凡是民俗越发达越讲究的其文化必定越高越不可征服。”这话准确而概括地说出了民俗文化的宝贵价值。老人还呼吁:“应该多多的研究民俗,多写,应该热爱民俗,应该尽量多的保存那些优秀的古老的美的民俗。”像我们这...
【赏析】侯长春《旧京识往》之腊月篇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2023-01-15 08:56 发表于北京侯长春题写书名《旧京识往》《旧京风情》自序记得胡絜青老人曾经说过:“民俗是文化。国家民族不分大小,凡是民俗越发达越讲究的其文化必定越高越不可征服。”这话准确而概括地说出了民俗文化的宝贵价值。老人还呼吁:“应该多多的研究民俗,多写,应该热爱民俗,应该尽量多的保存那些优秀的古老的美的民俗。”像我们这样...
胡勃的工笔格物精微,穷神妙,有温度,清新隽秀,风格独特,时代精神鲜明。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2023-11-08 08:53 发表于北京收录于合集#艺海钩沉15个胡勃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当代著名的中国画家。1943年—2022年,祖籍山东莱州。1963年内蒙古师范学院毕业,留校任教。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教。胡勃先生生前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终...
【赏析】侯长春《旧京识往》市井生活之老北京的冬天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2022-11-03 09:36 发表于北京侯长春题写书名《旧京识往》《旧京风情》自序记得胡絜青老人曾经说过:“民俗是文化。国家民族不分大小,凡是民俗越发达越讲究的其文化必定越高越不可征服。”这话准确而概括地说出了民俗文化的宝贵价值。老人还呼吁:“应该多多的研究民俗,多写,应该热爱民俗,应该尽量多的保存那些优秀的古老的美的民俗...
【赏析】侯长春《旧京识往》之中秋节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2022-09-10 08:33 发表于北京侯长春题写书名《旧京识往》《旧京风情》自序记得胡絜青老人曾经说过:“民俗是文化。国家民族不分大小,凡是民俗越发达越讲究的其文化必定越高越不可征服。”这话准确而概括地说出了民俗文化的宝贵价值。老人还呼吁:“应该多多的研究民俗,多写,应该热爱民俗,应该尽量多的保存那些优秀的古老的美的民俗。”像我们这样...
【赏析】侯长春《旧京识往》市井生活之校园生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2022-08-28 14:51侯长春题写书名《旧京识往》《旧京风情》自序记得胡絜青老人曾经说过:“民俗是文化。国家民族不分大小,凡是民俗越发达越讲究的其文化必定越高越不可征服。”这话准确而概括地说出了民俗文化的宝贵价值。老人还呼吁:“应该多多的研究民俗,多写,应该热爱民俗,应该尽量多的保存那些优秀的古老的美的民俗。”像我们这样一...
‍【赏析】侯长春《旧京识往》之中元节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2022-08-12 08:51 发表于北京侯长春题写书名《旧京识往》老北京的《中元节》习俗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五、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
【复兴之路】北京工笔重彩画会成立43周年特别回顾 || 艺海钩沉之王叔晖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2023-05-16 19:30 发表于北京 收录于合集#艺海钩沉5个‍王叔晖(1912一1985)中国现当代杰出的工笔重彩人物女画家。字郁芬,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聘为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创会顾问。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出版总署美术科员、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美术室图案组组长、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组...
【赏析】侯长春《旧京识往》之盛夏篇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2022-06-21 16:06 发表于北京作品提供:王麓平作品注释:王麓平侯长春题写书名《旧京识往》《旧京识往》盛夏篇《粘扇子的》春天四月间,胡同就有粘扇子的了,专为用主换扇面、配扇骨、烫扇轴并且也卖成扇。粘扇子的手臂上挎一货箱很有特色,它是一只带提梁的黑漆木箱,里手有柜门和抽屉,内放工具材料,外手竖起一根二尺余长的木杆,冠以宝塔顶红丝...
【赏析】侯长春《旧京识往》之端午节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2022-06-03 07:35 发表于北京作品提供:王麓平作品注释:王麓平侯长春题写书名《旧京识往》《旧京识往》自序记得胡絮青老人曾经说过:“民俗是文化。国家民族不分大小,凡是民俗越发达越讲究的其文化必定越高越不可征服。”这话准确而概括地说出了民俗文化的宝贵价值。老人还呼吁:“应该多多的研究民俗,多写,应该热爱民俗,应该尽量多的保存那些优...
任率英{1911—1989}字敬表,河北束鹿人。师承著名画家徐燕孙先生。专攻工笔重彩人物画。1950年参与创办新连环画创作室的工作,翌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随即成为该社专职画家,从事国画、连环画、年画的创作。代表作有《嫦娥奔月》、《百岁挂帅》、《洛神图》,连环画《白蛇传》、《挑花扇》、《鲁智深》等。1963年在首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荣获“连环画工作劳动奖”。1981年在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
侯长春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画会创会人之一)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协第四届代表大会北京地区代表
北京市第四届文联代表
北京文史馆馆员
北京美术家协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艺术系客座教授
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
《侯长春人物花鸟画集》序言文/李 松侯长春先生作为当代杰出的工笔重彩画家,创作了很多中国古代历史题材、文学题
侯长春《旧京识往》作品集侯长春(1929——2003)   满族(侯佳氏)  幼年从师赵梦朱先生学习没骨花卉
画家侯长春李松画家侯长春的艺术生涯中有两个闪光的亮点,一是20世纪五十年代,在全国青年美展初露锋芒。二是“文革”之后直至世纪之交,创作进入盛期,在大量作品中,以《水浒英雄赞》和《旧京识往》两套组画奠立了他在当代中国画坛的地位和影响。 《师墓习射》侯长春(1929~2003),字季彦,生于吉林长春的正红旗满族之家,后随父定居北平。和许多美术少年一样,侯长春自幼天性喜爱绘画。1946年,十七岁的...